春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年际变化

被引:7
作者
聂间间 [1 ,2 ]
刘永健 [2 ]
冯志权 [2 ]
杨青 [2 ]
柳圭泽 [2 ]
樊景凤 [2 ]
机构
[1]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与水产学院
[2]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北黄海;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年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11年5月对北黄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数量及其平面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门24属52种,其中硅藻有19属45种,占总种类数的86.54%;甲藻5属7种,占13.46%。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介于(1.35~221.45)×104/m3,平均为41.44×104/m3,鸭绿江口海域和渤海海峡以东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之间海域为浮游植物细胞密集区,北黄海中部海域为浮游植物稀疏区。北黄海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柔弱根管藻(R.delicatula)、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和笔尖根管藻(R.styliformis)。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半个世纪以来北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在1982年和1998年同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出现明显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6+207 +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11年辽宁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姜珊 ;
陈燕珍 ;
刘希刚 ;
曹戈然 .
海洋通报, 2012, 31 (04) :421-425
[2]   黄海北部近岸的浮游甲藻生态 [J].
董婧 ;
刘海映 ;
毕远溥 ;
蒋双 ;
王文波 ;
李培军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4) :46-50
[3]   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J].
王俊 .
海洋水产研究, 2001, (01) :56-61
[4]   黄海北部近岸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分析 [J].
董婧 ;
李培军 ;
刘悦 ;
王鉴 .
水产科学, 1999, (05) :12-15
[5]   长海县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 [J].
王鉴,李桂珍,王秀艳 .
水产科学, 1995, (02) :23-27
[6]   渤海、黄海浮游植物生态的研究 [J].
俞建銮 ;
李瑞香 .
黄渤海海洋, 1993, (03) :52-59
[7]   北黄海五号倾废区浮游植物生态初探 [J].
赵曾春 ;
黄文祥 .
海洋环境科学, 1991, (04) :7-13
[8]   黄海的浮游植物 [J].
黄文祥 ;
沈亮夫 ;
朱琳 .
海洋环境科学, 1984, (03) :19-28
[9]  
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M]. 海洋出版社 , 梁玉波, 2012
[10]  
中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浮游生物[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云龙[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