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社会效应及城镇化中后期的规划应对

被引:16
作者
李志刚 [1 ,2 ]
陈宏胜 [3 ]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3]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社会效应; 城镇化中后期; 增长; 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83304 ;
摘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城镇化中后期,宏观发展条件和中微观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发展速度的转变使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的不稳定性增加,人口城镇化将从"变局"转向"稳局"。本文提出,应争取有利时机,系统研究城镇化中后期的发展挑战和应对,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保持社会发展活力,实现增长向发展的转变。具体而言,在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要尽早完成人口城镇化的动能接续,强化城镇化的社会发展效应,继续带动社会流动。同时,要抓紧中高速增长的发展良机,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遗留问题,探索持续推进高质量人口城镇化的新道路。其中,在城镇化道路上,要超越城乡二元分立,建立从城市到乡村的现代化空间统一体,稳固城市发展道路,建设对城镇化支撑作用更强、更有效率的乡村空间。在人口治理上,探索促进社会流动的人口空间治理术,消解"存量"人口城镇化任务,更有效地响应人民生活和发展需要。在城镇化载体上,建构具有发展梯度的"城市群-都市圈-一般城市-县镇村"的多层级人口城镇化载体,创造更为公平的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城镇化2050:SD模型与过程模拟 [J].
顾朝林 ;
管卫华 ;
刘合林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7) :818-832
[2]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离散化及其应对策略初探 [J].
王兴平 .
城市规划, 2016, 40 (12) :42-48+64
[3]   面向农民工家庭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J].
陈宏胜 ;
王兴平 .
规划师, 2015, 31 (03) :11-16
[4]   快速城镇化下中国大城市房权分异研究——对广州的实证 [J].
陈宏胜 ;
李志刚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821-1832
[5]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18-30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J].
薛德升 ;
黄耿志 ;
翁晓丽 ;
林韬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155-1162
[7]   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学强 ;
李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13-18
[8]  
驱逐[M].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萨森, 2016
[9]  
从增长到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森, 2015
[10]  
叛逆的城市[M]. 商务印书馆 , (美) 哈维,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