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烤烟评吸结果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于建军 [1 ]
庞天河 [1 ]
焦桂珍 [1 ]
夏林 [2 ]
伍仁军 [2 ]
李霞 [2 ]
刘余里 [1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2] 四川省烟草公司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成分; 评吸结果;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6.11.018
中图分类号
TS411 [];
学科分类号
0822 ;
摘要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及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3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中的6类25种中性致香成分对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直接影响各不相同。香气量受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5-庚烯-2-酮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而受苯丙氨酸代谢产物苯乙醇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香气质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新植二烯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评吸总分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5庚烯-2-酮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仅有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香叶基丙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对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均有直接正面影响,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2,4-庚二烯醛和6-甲基-2-庚酮对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均有直接负面影响。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烟叶调制条件提高对评吸结果有益的香气成分,尽量降低对评吸结果不利的香气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香料烟陈化过程中烟叶有机酸含量变化特点研究 [J].
赵铭钦 ;
刘国顺 ;
于建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17-20
[2]   烤烟香气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于建军 ;
庞天河 ;
刘国顺 ;
焦桂珍 ;
章新军 ;
李琳 ;
任晓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71-73
[3]   “金攀西”优质烟开发区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J].
于建军 ;
任晓红 ;
夏林 ;
伍仁军 ;
李琳 ;
庞天河 .
中国烟草科学, 2005, (04) :11-13
[4]   烤烟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变化与其降解香气物质关系 [J].
韦凤杰 ;
刘国顺 ;
杨永锋 ;
王芳 ;
李亚娟 ;
郭巧燕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9) :1882-1889
[5]   烤烟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的关系 [J].
赵铭钦 ;
于建春 ;
程玉渊 ;
王玉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0-14
[6]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J].
汪耀富 ;
高华军 ;
刘国顺 ;
于建军 ;
韩富根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117-120
[7]   产烟国部分烟区烤烟质体色素及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比较 [J].
周冀衡 ;
王勇 ;
邵岩 ;
杨虹琦 ;
李永平 ;
朱列书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28-132
[8]   不同产区烤烟中主要潜香型物质对评吸质量的影响研究 [J].
杨虹琦 ;
周冀衡 ;
杨述元 ;
王勇 ;
周清明 ;
罗泽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14
[9]   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究 [J].
周冀衡 ;
杨虹琦 ;
林桂华 ;
杨述元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0-23
[10]   不同生态地区初烤烟叶中重要致香物质的分析 [J].
周淑平 ;
肖强 ;
陈叶君 ;
轩俊锋 ;
唐远驹 .
中国烟草学报, 2004, (0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