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被引:107
作者
王珏 [1 ,2 ]
陈雯 [1 ]
袁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人口迁移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重力模型;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2 [人口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与地方化、区域化的背景下,物质和能量在各节点间的高速流动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尤其是对区域一体化高度发达的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人口迁移的网络空间入手,从网络密度、中心势等角度对1982-2010年长三角地区人口网络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人口迁移网络日趋成熟,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苏锡常等核心城市,同时这些城市的人口外迁现象逐渐显现;以无锡、苏州、杭州之间人口迁移联系为主体的省际间人口流动行为增多,空间上具有等级扩散的特征;不同空间尺度的网络结构相互嵌套,在地方尺度下形成了江苏以邻域渗透为主和浙江的等级辐合两种网络结构。最后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迁移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历经均质离散—单核心集聚—多核心等级网络—链式空间网络四个阶段的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40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陈冬冬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1013-1024
[2]   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演化特征与趋势 [J].
罗震东 ;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9) :65-72
[3]   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 [J].
朱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353-361
[4]   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 [J].
林飞娜 ;
赵文吉 ;
张萍 .
测绘科学, 2008, (04) :163-165
[5]   西方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J].
姚华松 ;
许学强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01) :154-166
[6]   基于QAP算法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动因理论再检验 [J].
肖群鹰 ;
刘慧君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4) :26-33+95
[7]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机制研究 [J].
严善平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1) :71-77+96
[8]   GIS支持的县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型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J].
郑明媚 ;
李满春 ;
毛亮 ;
黎韶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281-286
[9]   城市人口迁移的网络特征 [J].
张永庆 ;
赵海 ;
张文波 ;
哈铁军 .
东北大学学报, 2006, (02) :169-172
[10]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 [J].
池仁勇 .
管理世界, 2005, (10) :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