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在生物结皮形成中的作用及生态学意义

被引:37
作者
吴楠
潘伯荣
张元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数量分布; 土壤酶; 生物结皮; 荒漠地区;
D O I
10.13866/j.azr.2004.04.031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荒漠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上,微生物、藻类植物及地衣、苔藓植物能参与并形成生物结皮,其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其中土壤微生物因其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在生物结皮形成各阶段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它的组成、分布和数量因沙丘类型和沙土层深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也受到季节和植被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及数量变化可以改变沙土表面理化性质,在土壤结皮的形成、植物营养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库布齐沙地土壤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J].
赵吉 ;
邵玉琴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83-85
[22]   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 [J].
郭继勋 ;
祝廷成 .
生态学报, 1997, (01) :80-84
[23]   沙坡头地区防护体系建立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 [J].
张继贤,邸醒民,王淑湘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4, (03) :68-79
[24]   沙面结皮形成与微环境变化 [J].
凌裕泉 ;
屈建军 ;
胡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4) :393-398
[25]   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固沙造林沙丘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J].
陈祝春 ;
李定淑 .
中国沙漠, 1992, (03) :19-24
[26]   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的水文物理特点及其环境意义 [J].
陈荷生 .
干旱区研究, 1992, (01) :31-38
[27]   鄯善县沙山的微生物分布及其生态环境 [J].
王秀云 ;
王林霞 ;
潘惠霞 .
干旱区研究 , 1991, (04) :30-32
[28]   沙丘结皮层形成过程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 [J].
陈祝春 .
环境科学, 1991, (01) :19-24+94
[29]   沙地地表结皮的研究 [J].
杜晓晖 .
中国沙漠, 1990, (04) :34-40
[30]   不同地带沙丘结皮层的土壤酶活性 [J].
陈祝春 .
中国沙漠, 1989, (01)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