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26
作者
熊志方
龚一鸣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红色风化壳; 主量元素; 粘土矿物; 地球化学; 气候; 环境; 北戴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试了秦皇岛北戴河燕山大学北侧红色风化壳(简称燕大风化壳)主量元素和粘粒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除Ca外,Si、Al、Fe、Na、K的含量在风化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Si、Na、K波动轨迹基本一致,Al、Fe则与其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SiO2与Al2O3、TFe、Fe2O3,Al2O3与TFe、Fe2O3,Na2O与CaO具有较好相关性;粘土矿物组合为1·4nm过渡矿物(25%45%)+伊利石(10%20%)+伊蒙混层矿物(20%35%)+高岭石(15%30%),矿物演化系列是长石、黑云母→(蛭石→1·4nm过渡矿物)→(伊利石)→高岭石。与粘土矿物以1∶1型高岭石为主的富铝化南方红色风化壳相比,燕大风化壳Si淋失度,Fe、Al富集度,矿物演化程度都较低,属硅铝化风化壳。燕大风化壳是上新世暖温带到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的风化产物,与现代秦皇岛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不同,这反映第四纪以来该区气候干旱因子增多。CIA、S/A等指示的风化强度异常表明,燕大风化壳形成后至少遭受过两次构造抬升,为剥蚀型风化壳,反映该区新构造运动间歇式上升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华南沿海地表红土地球化学特性变异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干预 [J].
朱照宇 ;
谢久兵 ;
王彦华 ;
谢先德 ;
黄宁生 .
第四纪研究, 2004, (04) :402-408
[2]   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重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
冯志刚 ;
王世杰 .
山地学报, 2003, (06) :641-646
[3]   粘土矿物对古气候指示作用浅析 [J].
陈涛 ;
王欢 ;
张祖青 ;
王河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4) :416-420
[4]   云贵高原碳酸盐岩风化壳的古地磁定年探讨 [J].
冯金良 ;
崔之久 ;
张威 ;
刘耕年 ;
朱立平 .
中国岩溶, 2003, (03) :14-26
[5]   风化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地球学报, 2002, (03) :283-288
[6]   粘土矿物的环境意义 [J].
汤艳杰 ;
贾建业 ;
谢先德 .
地学前缘, 2002, (02) :337-344
[7]   大别山南、北坡花岗岩风化作用的差异及其构造、气候环境意义 [J].
续海金 ;
马昌前 ;
杨坤光 ;
刘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5) :415-422
[8]   南方红土形成过程及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杨元根 ;
刘丛强 ;
袁可能 ;
何振立 .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469-480
[9]   雷州半岛南部若干红土剖面的地球化学与成土环境研究 [J].
徐义芳 ;
朱照宇 ;
文高国 ;
梁俊平 ;
罗树文 .
地球化学, 2000, (04) :402-409
[10]   皖南风尘堆积序列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记录 [J].
李徐生 ;
杨达源 ;
鹿化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4)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