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吕梁运动新厘定
被引:9
作者
: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乔秀夫
王雪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雪英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
地质论评
|
1984年
/ 02期
关键词
:
吕梁运动;
岩体;
寒武系;
霍山组;
中条运动;
地壳运动;
角度不整合面;
汉高山;
褶皱幕;
造山幕;
吕梁山区;
D O I
:
10.16509/j.georeview.1984.02.010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传统地质学中一个褶皱幕或一个造山运动的确立是根据地层柱中的角度不整合面及其伴生的有关热事件。一个间断时间很长的角度不整合面当然不宜作为运动或褶皱幕命名的依据。吕梁运动最初命名地点在吕梁山北段的鸡儿墕附近(李四光,1939)。后来研究表明,那里的地层是寒武系霍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于野鸡山群(相当于滹沱群)之上。不整合面所表示的时间间隔长达十数亿年,代表了晚前寒武纪期间多次运动的叠加区。因而一些地质学家,包括有影响的地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7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山西中部小两岭组火山岩的铷—锶同位素年龄测定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乔秀夫
张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德全
王雪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雪英
安玉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安玉清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
(01)
: 111
-
114
[2]
吕梁运动讨论
武铁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武铁山
徐朝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徐朝雷
[J].
地质论评,
1982,
(03)
: 240
-
244
[3]
中国构造运动期序和构造发展阶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廷栋
[J].
中国区域地质,
1982,
(01)
: 13
-
25
[4]
论褶皱幕.[M].尹赞勋等著;.科学出版社.1978,
←
1
→
共 4 条
[1]
山西中部小两岭组火山岩的铷—锶同位素年龄测定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乔秀夫
张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德全
王雪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雪英
安玉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安玉清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
(01)
: 111
-
114
[2]
吕梁运动讨论
武铁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武铁山
徐朝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山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徐朝雷
[J].
地质论评,
1982,
(03)
: 240
-
244
[3]
中国构造运动期序和构造发展阶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廷栋
[J].
中国区域地质,
1982,
(01)
: 13
-
25
[4]
论褶皱幕.[M].尹赞勋等著;.科学出版社.19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