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浮床去除临江河N、P的动态试验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彦海
罗固源
许晓毅
葛铜岗
机构
[1]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四级串联浮床; 美人蕉; 次级河流; 动态试验;
D O I
10.14068/j.ceia.2009.02.012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本试验以长江次级河流临江河为研究对象,利用美人蕉四级串联浮床系统净化重污染次级河流的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TN,TP,NH3-N,COD分别为7.8~12.1、1.06~1.89、4.8~8.7、29~46 mg/L时,美人蕉生长状况良好。在水力负荷为0.8 m3/(m2.d)的条件下,美人蕉四级串联浮床系统内DO逐级下降,在植物收割前对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6.82%,66.08%,49.36%,与单级相比,去除率提高了27.33%,35.69%、16.15%,其中TN和NH3-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0.39%和94.45%,并且TN、NH3-N的去除与温度正相关,这为利用美人蕉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水体的净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湿地植物根系泌氧的特征 [J].
邓泓 ;
叶志鸿 ;
黄铭洪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9-76
[2]   水生植物模拟湿地对受污河水中氮素去除的初步研究 [J].
万晓红 ;
刘玲花 ;
王雨春 ;
周怀东 ;
匡尚富 .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11) :22-25
[3]   河岸美人蕉和香根草的生长繁育及其腐烂规律 [J].
李睿华 ;
管运涛 ;
何苗 ;
胡洪营 ;
蒋展鹏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338-343
[4]   两种不同根系类型湿地植物的根系生长 [J].
陈文音 ;
陈章和 ;
何其凡 ;
汪晓燕 ;
王才荣 ;
陈达丰 ;
赖增隆 .
生态学报, 2007, (02) :450-458
[5]   序批式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研究 [J].
周健 ;
潘凡 ;
龙腾锐 ;
张勤 ;
张智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01) :22-25
[6]   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净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周小平 ;
王建国 ;
薛利红 ;
徐晓峰 ;
杨林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195-199
[7]   几种湿地植物根系生物量研究 [J].
赵建刚 ;
杨琼 ;
陈章和 ;
黄正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3) :67-71
[8]   长江支流临江河 [J].
陈渭忠 .
四川水利, 1997, (02) :60-61
[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M]. - 科学出版社 , 王世和, 2007
[10]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y and resource economics of vertical flow and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J].
Luederitz, V ;
Eckert, E ;
Lange-Weber, M ;
Lange, A ;
Gersberg, RM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1, 18 (02) :15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