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下“土地银行”的产生及运行——以四川省彭州市“土地银行”模式为例

被引:12
作者
蒋勃芊
刘志文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土地银行; 交易费用; 组织费用; 农业产业化;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10.04.041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四川省彭州市试行的"土地银行"这种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为例,分析了"土地银行"产生的原因和运行模式,认为"土地银行"有效节约了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其他社会成本,缓解了西部地区土地"闲置"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福利。但是由于组织形式和其他因素,"土地银行"仍有可能面临较高的组织费用。通过分析"土地银行"的运行模式、推广意义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前提与基础 [J].
周其仁 .
农村工作通讯, 2009, (14) :40-40
[2]   国外土地银行运作模式对我国农村改革的启示 [J].
周晓林 ;
罗文斌 .
农村经济, 2009, (06) :127-129
[3]   风疏雨骤来时路——成都农地确权改革报道 [J].
吴红缨 .
国土资源, 2009, (02) :14-15
[4]   订单农业的契约困境和组织形式的演进 [J].
生秀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35-39+46
[5]   交易成本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基于农户层面的分析 [J].
黄丽萍 .
东南学术, 2007, (05) :34-39
[6]   政府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演变 [J].
石志恒 ;
陈冲 .
商业研究, 2007, (08) :165-167
[7]   关于订单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J].
孙兰生 .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 (06) :35-37
[8]   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与农民利益的保护 [J].
侯军岐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2) :51-54+80
[9]   劣市场、准市场与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运行机制探析 [J].
生秀东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09) :14-17+13
[10]  
新制度经济学.[M].(美)埃里克·弗鲁博顿(EirikG.Furubotn);(德)鲁道夫·芮切特(RudolfRichter)著;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