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我国长江下游等地区的气候

被引:21
作者
龚高法
张丕远
张瑾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杭州; 浙江; 晴雨录; 十八世纪; 气候; 苏州; 江苏; 南京; 长江下游; 终雪; 吴兔床; 小冰期; 乾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于1500—1900年小冰期气候问题是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晴雨录、古代天气日记、诗文等历史文献资料来讨论小冰期中一个相对温暖时期(十八世纪)的气候。研究表明,这个时期冬季(12—2月)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杭州、苏州)到1.5℃(南京)。但其间还有1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起伏波动,在温暖时段,冬季平均气温仍比现在低0.5—1.6℃,在寒冷时段,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1—2.4℃。但十八世纪大部分时期春季反比现在暖些。对湿润状况分析表明,十八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比现代潮湿,反映了当时大气环流与今有较大差别。杭州古风向记录(1723—1769年)分析表明,当时盛行风向与现在不同:冬季西北风频率比现在多,春秋盛行东北风时间比现在长,频率比现在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