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与模式

被引:10
作者
刘小平 [1 ,2 ]
吕修祥 [1 ,2 ]
解启来 [3 ]
喻顺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油气分布; 成藏过程; 成藏模式; 十屋断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经历了多期成藏与多期演化,根据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主要经历了3期油气成藏过程,登娄库期末是早期原生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以形成油藏为主;泉头期末是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大规模形成期,形成的油藏和气藏并重,早期油气藏继续接受本区成熟源岩生成的油气而不断扩大,同时早期原油在此阶段逐渐裂解成气;嫩江期末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强烈改造,以形成次生油气藏和大量天然气藏为主。十屋断陷发育2类油气成藏模式:一类是中央隆起带"多期成藏中晚期强调整型"油气成藏模式,这是十屋断陷的主要成藏模式;另一类是位于深凹带和斜坡带"早期成藏晚期弱调整型"油气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32 / 11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十屋断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潜力分析 [J].
高东 .
石油物探, 2004, (02) :196-201+7
[2]   十屋断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潜力分析 [J].
高东 .
石油物探, 2004, (02) :196-201+7
[3]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地表化探异常的成因 [J].
张玉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280-281
[4]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地表化探异常的成因 [J].
张玉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280-281
[5]   松南下白垩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规律 [J].
何兴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75-80
[6]   松南下白垩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规律 [J].
何兴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75-80
[7]   十屋断陷构造格架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
俞凯 ;
闫吉柱 ;
杨振升 ;
姚柏平 .
天然气工业, 2000, (05) :32-35+7
[8]   十屋断陷构造格架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
俞凯 ;
闫吉柱 ;
杨振升 ;
姚柏平 .
天然气工业, 2000, (05) :32-35+7
[9]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成藏期次研究 [J].
卜翠萍 ;
苏玉山 ;
魏红红 ;
王劲松 ;
李淑筠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47-151
[10]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张玉明 ;
张青林 ;
王明君 ;
杨木壮 .
地球学报, 2006, (02) :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