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基础设施因素的集聚经济效应估计——基于中国地级区域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良举 [1 ]
陈甬军 [2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就业密度; 集聚经济; 生产率;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2014.02.006
中图分类号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使用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检验基础设施与集聚经济在中国城市生产率差异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非农就业密度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城市非农就业密度超过门槛值时,其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偏效应显著为正;但在忽略基础设施因素的情形下,这一门槛值更高,表明基础设施对集聚经济的实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集聚经济效应在大城市更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22]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J].
范剑勇 .
经济研究, 2006, (11) :72-81
[23]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耿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82-93+206
[24]   THE IMPACT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APITAL ON REGIONAL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COST [J].
SEITZ, H ;
LICHT, G .
REGIONAL STUDIES, 1995, 29 (03) :231-240
[25]   GROWTH IN CITIES [J].
GLAESER, EL ;
KALLAL, HD ;
SCHEINKMAN, JA ;
SHLEIFER, A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100 (06) :1126-1152
[2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ROMER, P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05) :1002-1037
[27]   ARE THERE RETURNS TO SCALE IN CITY SIZE [J].
SEGAL, D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6, 58 (03) :339-350
[28]  
O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J] . Koichi Mer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