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法责任”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被引:2
作者
阳建勋
邓成明
机构
[1] 广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语境; 经济法责任; 经济法; 法律责任;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1.03.008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030107 ;
摘要
克服定义式经济法责任研究的局限性需要一个语言学转向。这一转向是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在经济法学领域中的运用与发展,有利于突破经济法语言瓶颈、克服经济法的先天性语言困境;这一转向的具体内容就是从经济法责任特定的宏观语境、中观语境及微观语境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责任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法律概念的解释.[D].吴丙新.山东大学.2005, 08
[2]   傲慢与偏见——经济法的现象学分析 [J].
陈云良 .
法商研究, 2009, 26 (04) :130-136
[3]   语境论的科学观 [J].
成素梅 .
学术月刊, 2009, 41 (05) :53-59
[4]   “能否言说”与“有无意义”——现代西方语言哲学转向的真实意蕴 [J].
韩秋红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5) :20-25
[5]   经济法:一道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 [J].
周大伟 .
西部法学评论, 2008, (05) :1-3
[6]   “语境”研究纲领与科学哲学的发展 [J].
郭贵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28-32+205
[7]   后现代法学面面观 [J].
苗金春 .
理论学刊, 2006, (04) :81-83
[8]   经济法“语言”:形塑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 [J].
黄茂钦 .
理论与改革, 2006, (01) :115-117
[9]   语境中的经济法——关于经济法的话语体系 [J].
单飞跃 ;
李莉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42-49
[10]   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 [J].
刘水林 .
政法论坛, 2005, (02)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