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经济法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12
作者
陈云良
机构
[1]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传统法学; 经济法; 经济法学; 现象学;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4.014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尽管经济法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法在中国也取得了公认的独立地位,但其他学科对经济法还存在深深的成见,不理性地拒绝和否定经济法,或者无视经济法的存在。其原因在于经济法学对传统法学理论有太多的解构与超越,经济法很难被传统法学理解和内化,而学者们一直用传统的法学思维和法学原理来解释这种反传统的法律现象。坚持现象学"面向实事本身"的原则,摆脱前提和预设的禁锢,不仅我们可以在国家调节市场现实的直观中洞察经济法的本质,而且经济法也得以从未经验证的偏见中解放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经济法:一道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 [J].
周大伟 .
西部法学评论, 2008, (05) :1-3
[2]   苏式民法调整对象定义的沉浮 [J].
徐国栋 .
中国法学, 2008, (05) :146-158
[3]   公正地对待经济法 [J].
邱本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107-109
[4]   国家调节权的产生及其根源 [J].
陈云良 ;
张德峰 .
政法论坛, 2008, (03) :117-122
[6]   社会法学研究应当吸取经济法学研究的教训 [J].
王全兴 .
浙江学刊, 2004, (01) :26-31
[7]   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义——纪念现象学运动一百周年 [J].
倪梁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69-78+205
[8]   苏联法的体系及其发展前景(一) [J].
М.И.皮斯科京 ;
任允正 .
环球法律评论, 1983, (01) :1-7
[9]   现象学 [J].
H·施皮格尔伯格 ;
W·比梅尔 ;
忆年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0, (05) :16-19
[10]  
试论经济行政法.[J].梁慧星;.中国法学.198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