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模糊评价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39
作者
刘聚涛 [1 ,2 ]
高俊峰 [1 ]
姜加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模糊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 超标倍数法; 海明距离;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10.01.006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近年来,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水质和水体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模糊评价方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实测数据标准化、权重的确定和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研究几个方面。以滇池历年营养物质数据为实测数据,通过对几种实测数据标准化方法、权重确定方法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组合应用,获得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最优组合方法。结果表明,在评价方法中,实测数据标准化方法采用线性内插法,权重的确定采用超标倍数法,模糊模式识别模型采用广义海明距离和加权海明距离法,即采用超标倍数法的广义海明距离和加权海明距离法能够更真实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模糊评价 [J].
裴廷权 ;
王里奥 ;
韩勇 ;
马培东 ;
王华梁 ;
董婧蒙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427-1431
[2]   模糊评价因子的熵权法赋权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邹志红 ;
孙靖南 ;
任广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552-556
[3]   模糊综合评价在天然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孙靖南 ;
邹志红 ;
任广平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 (02) :45-48
[4]   熵权决策法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 [J].
闫文周 ;
顾连胜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98-100
[5]   滇池污染特征及治理对策 [J].
李益敏 ;
彭永岸 ;
王玉朝 ;
徐旌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04) :32-38
[6]   滇池水环境污染的工程治理综述 [J].
强继红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2, (01) :61-66
[7]   滇池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J].
柘元蒙 .
云南环境科学, 2002, (01) :35-38
[8]   滇池富营养化及面源控制问题思考 [J].
郭慧光 ;
闫自申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5) :48-49+64
[9]   基于熵的水质模糊评价模型及应用 [J].
张成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06) :81-86
[10]   一种新的海洋富营养化程度模糊评价方法 [J].
熊德琪 ;
殷佩海 .
交通环保, 1998, (0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