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制度尝试:国有农场的变迁

被引:10
作者
朱玲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国有农场; 土地与劳动; 制度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秦汉到民国,屯垦一直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团队经营下的国有农场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但内在激励机制扭曲,未能摆脱效率不佳和亏损频仍的局面。在最近四十年的制度改革中,大多数农场的一线生产单位已转为农工家庭。然而与农民相比,农工承担着较重的费用负担,却享有较少的经营自主权。农工社会保障和社区公共服务的筹资皆困难重重。因此,继续推进国有农场的综合性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农垦:以4%的耕地提供了全国8%的商品粮[N]. 赵洁.农民日报. 2009 (001)
[12]  
改革与发展中的乡村社区公共服务筹资制度:国有农场案例研究 .2 朱玲.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