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古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初探

被引:45
作者
刘秀铭 [1 ,2 ]
毛学刚 [1 ]
丁仲礼 [3 ]
吕镔 [1 ]
郭雪莲 [1 ]
陈渠 [1 ]
陈家胜 [1 ]
贾佳 [1 ]
杨善林 [4 ]
Hesse Paul [4 ]
陈发虎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Maequarie University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4] 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Macquarie
关键词
兰州九州台; 第四纪黄土; 黄土高原冬-夏季风变化趋势; 青藏高原隆升; 趋势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粒度和磁化率是两个研究黄土古气候最常用的古环境变化指示参数,它们随着黄上占土壤地层变化而出现峰和谷的对应已经被证明是反映了天文轨道要素的周期变化。文章试图忽略这些受控于轨道要素的气候周期变化,而主要侧重考察黄土地层这两个参数的平均值(或背景值)所反映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兰州九州台黄土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测量,发现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曲线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趋势,粒度从剖面底部向上有明显逐渐变粗趋势,指示着冬季风增强,与此同时,磁化率自下而上却逐渐增大,指示着夏季风增强的趋势。与黄土高原其他黄土剖面磁化率和粒度曲线对比发现,这是两个普遍存在的趋势。地理位置靠近青藏高原的剖面,这两个增大的趋势更明显。冬、夏季风同时逐渐增强是海陆热力差异增大所引起,反映了青藏高原第四纪时期的逐渐不断的隆升过程。因此,根据粒度和磁化率曲线变化趋势线的变化特点可以帮助分析和反推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兰州九州台以及黄土高原各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曲线的线性变化趋势则可能指示着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是逐渐均匀缓慢的变化过程。我们对22Ma以来风积地层记录的变化趋势也做了分析。前人过去普遍认识的第四纪以来跳跃式或间歇式剧烈隆升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得到反映。黄土高原西部西宁、兰州、靖远等剖面磁化率显著的增长趋势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到一定高度后高原季风加强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988 / 9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磁化率及其环境意义 [J].
刘青松 ;
邓成龙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4) :1041-1048
[2]   白水黄土-红粘土化学风化强度的剖面特征与粒度效应 [J].
熊尚发 ;
朱园健 ;
周茹 ;
卢海建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812-821
[3]   西北干旱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 [J].
王勇 ;
潘保田 ;
管清玉 ;
王建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1) :111-114
[4]  
Two pedogenic models for paleoclimatic record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from Chinese and Siberian loess[J]. Paul HESSE,Jiri CHLACHUL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2)
[5]   钻探揭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层与第四纪气候变化 [J].
鹿化煜 ;
王先彦 ;
孙雪峰 ;
王晓勇 ;
弋双文 ;
周亚利 ;
刘全玉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230-241
[6]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序列的粒度和沉积速率与中国北方大气环流演变 [J].
孙东怀 ;
鹿化煜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251-262
[7]   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尹秋珍 ;
袁宝印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646-653
[8]   黄土高原东南缘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磁学结果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王喜生 ;
杨振宇 ;
Reidar Lvlie ;
裴军令 ;
孙知明 .
科学通报, 2006, (13) :1575-1582
[9]   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 [J].
杨东 ;
方小敏 ;
董光荣 ;
金炯 ;
彭子成 ;
李吉均 .
中国沙漠, 2006, (01) :6-13
[10]   洛川黄土地层的再划分及其L9、L15古环境意义的新解释 [J].
孙继敏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2, (05) :40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