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纳米脂质体双氯芬酸钠外用透皮吸收的效果

被引:6
作者
范荣
梁清华
王娟
唐涛
熊新贵
陈疆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科
关键词
纳米脂质体; 双氯芬酸钠; 透皮吸收; 生物材料; 控制释放材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4 [药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2 ;
摘要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皮肤给药缓释系统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实验材料: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南大学化工研究所,将双氯芬酸钠制成纳米粒,并包封于卵磷脂及其有生物膜特性和功能的脂质体中,其粒径为30~100nm),扶他林(双氯芬酸钠)。实验分组:15只健康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质量分数为0.01的扶他林组、质量分数为0.05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质量分数为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每组5只。将鼠皮装于Franz扩散池,角质层面向供给室,真皮层面向接受池,分别将质量分数为0.05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25mg、质量分数为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12.5mg和质量分数为0.01的扶他林125mg(含双氯芬酸钠均为1.25mg)均匀涂布于大鼠皮肤角质层表面,分别于2,4,6,8,10,12h于接受池取样5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于276nm处测定吸光度值,扣除生理盐水的吸光度值后代入标准曲线,计算累积透过量和12h累积透过率,对比3种制剂经大鼠皮肤的体外透皮吸收差异。结果:质量分数为0.05,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累积透过量、12h累积透过率均高于质量分数为0.01的扶他林组[12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70.76±0.23)%,(75.2±0.32)%,(33.51±0.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7.17,232.54,P<0.01);质量分数为0.05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与质量分数为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累积透过量、12h累积透过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能有效渗透皮肤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4355 / 43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J].
王娟 ;
梁清华 ;
范荣 ;
唐涛 ;
熊新贵 ;
陈疆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01) :95-98
[2]   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 [J].
陈穗 ;
王兰英 ;
曹焕平 ;
刘小云 ;
戴有立 .
海峡药学, 2002, (04) :24-26
[3]   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的研究 [J].
陈鹰 ;
汤韧 ;
郑汉平 ;
田洪淘 ;
陈翠明 .
中国药学杂志, 2002, (07) :33-36
[4]   氨甲喋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机制 [J].
陆意 ;
邵传森 ;
沈建根 ;
鲍建芳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2, (03) :189-191
[5]   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系统 [J].
平其能 .
中国新药杂志, 2002, (01) :42-46
[6]   药物经皮渗透的新载体——传递体 [J].
翁伟宇 ;
徐惠南 .
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2000, (06) :364-366
[7]   双氯芬酸贴剂控释膜的研究附视频 [J].
成志毅 ;
全红梅 ;
张世忠 ;
蔡丽玲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9, (11) :13-15
[8]   柔性环孢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变形性 [J].
郭健新 ;
平其能 ;
黄罗生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9, (03) :27-31
[9]   促进剂对双氯芬酸贴片的透皮释放作用 [J].
丁承瑛 ;
陆莉萍 ;
王祥发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8, (05) :24-26
[10]   New Ultradeformable Drug Carriers for Potential Transdermal Application of Interleukin-2 and Interferon-a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Aspects [J].
Christian Hofer ;
Rudolf Hartung ;
Roland Göbel ;
Petra Deering ;
Antonie Lehmer ;
Jürgen Breul .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00, 24 :1187-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