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与林分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22
作者
白静
田有亮
韩照日格图
郭连生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地上生物量; 叶面积指数; 林分密度;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03.021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内蒙古大青山区应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30a生油松人工林的地上生物量,并对相似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密度的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林木总生物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前者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可由方程y=axb来描述;后者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密度达到一定值(阳坡为3000株/hm、阴坡为4000株/hm时)生物量增长缓慢甚至不变,可由方程y=a+bln(x)来描述。2)乔木层生物量是林分总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坡乔木层所占比例为76.06%88.20%,阴坡乔木层所占比例为83.19%93.75%。3)叶面积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阳坡的叶面积指数大于阴坡,且密度愈大两者相差愈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滇中高原桤木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J].
李贵祥 ;
孟广涛 ;
方向京 ;
郎南军 ;
袁春明 ;
温绍龙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04) :362-366
[2]   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密度探讨——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 [J].
翟洪波 ;
殷建伟 ;
魏晓霞 .
林业资源管理, 2006, (03) :48-50+93
[3]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大样地木本植物组成及主要树种的生物量 [J].
姜萍 ;
叶吉 ;
吴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S2) :112-115
[4]   沿海沙质岸黑松防护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 [J].
许景伟 ;
李传荣 ;
王卫东 ;
乔勇进 ;
程鸿雁 ;
王月海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29-32
[5]   单木叶面积预测模型 [J].
吕勇 ;
邓立斌 ;
张晓蕾 ;
刘鹏 ;
饶兴旺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4) :45-47
[6]   海南岛尖峰岭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J].
陈德祥 ;
李意德 ;
骆土寿 ;
林明献 ;
孙云霄 .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5) :598-604
[7]   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 [J].
薛立 ;
杨鹏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 (03) :283-288
[8]   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分布格局 [J].
闫文德 ;
田大伦 ;
何功秀 .
林业资源管理, 2003, (02) :5-7+12
[9]   不同密度火炬松林生物量及其分配 [J].
方华 ;
孔凡斌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02) :182-185
[10]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J]. .丁贵杰.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