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碳锁定”与解锁对策

被引:3
作者
王仕军
邹世猛
机构
[1]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碳锁定”; 解锁; 经济发展;
D O I
10.16029/j.cnki.1008-410x.2011.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碳锁定"问题是后危机时代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深层次看,这一问题的形成是由强调工业化的发展路向、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特定发展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我国在新型分工中的低端位置等发展条件、"GDP崇拜"的发展观及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五大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碳锁定、“解锁”与低碳经济之路 [J].
谢来辉 .
开放导报, 2009, (05) :8-14
[2]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J].
冯之浚 ;
牛文元 .
中国软科学, 2009, (08) :13-19
[3]   低碳经济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 [J].
姚志彬 .
民主与科学, 2009, (04) :38-41
[4]   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郭万达 ;
郑宇劼 .
开放导报, 2009, (04) :5-9
[5]  
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 龚建文.江西社会科学. 2009(07)
[6]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 [J].
庄贵阳 .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07) :20-26
[7]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 [J].
唐海燕 ;
张会清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02) :18-26
[8]   从“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反思与重构中国的全球化模式 [J].
何亚东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5) :25-32
[9]   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 [J].
鲍健强 ;
苗阳 ;
陈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153-160
[10]   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演进述评 [J].
詹宏伟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 (03) :75-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