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8
作者
刘明典 [1 ]
杨青瑞 [1 ]
李志华 [2 ]
刘绍平 [2 ]
黄木桂 [2 ]
吴志新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密度; 生物量;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沅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05年3、6、9、12月对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沅水浮游植物共计6门147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43.53%和36.73%。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21×105ind./L,蓝藻密度最大为1.33×105ind./L;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3.97 mg/L,蓝藻生物量最大为3.42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大(4.64×105ind./L),夏季最小(1.6×104ind./L);生物量冬季最大(12.86 mg/L),夏季最小(0.2 mg/L)。水平分布密度和生物量均是牛鼻滩站最大,分别为6.03×105ind./L和29.6 mg/L。调查显示沅水浮游植物中巴豆叶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钝脆杆藻、美丽星杆藻、细星杆藻、格孔单突盘星藻、泥污颤藻、铜绿微囊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低,在1~2之间。指数变化由高到低分别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张远 ;
郑丙辉 ;
刘鸿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54-258
[2]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孟 ;
邬红娟 ;
马经安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477-481
[3]   汉江水华水文因素作用机理——基于藻类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J].
王红萍 ;
夏军 ;
谢平 ;
窦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3) :282-285
[4]   中国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探讨 [J].
洪松 ;
陈静生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3) :295-305
[5]   密云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密度 [J].
杜桂森 ;
王建厅 ;
武殿伟 ;
赵盼 ;
张为华 ;
刚永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4) :501-504
[6]  
杨汉,黄艳芳,李利强,黄文钰.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研究[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9(03)
[7]  
杨汉,黄艳芳,李利强,黄文钰.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研究[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9(03)
[8]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浮游生物研究──Ⅱ.浮游植物构成及其特点 [J].
卢敬让,李德尚,周春生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4, (03) :349-356
[9]   高关水库浮游生物现存量及鲢、鳙鱼产潜力的研究 [J].
熊邦喜 ;
丁庆秋 ;
张献利 .
水利渔业, 1989, (05) :25-28
[10]   淡水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改进浮游生物定量工作的当务之急 [J].
何志辉 .
动物学杂志, 1979, (04) :53-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