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5
作者
许世蛟 [1 ]
熊小丽 [2 ]
谢梦洁 [2 ]
辛俊 [2 ]
赵言文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更替; 农艺性状; 产量;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9.09.02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江苏省1950~2006年间种植过的312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江苏省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2a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种子产量随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52年的765kg/hm2增加到2006年的4714kg/hm2,56a来增加了3494kg/hm2,平均每年增加73kg/hm2。随着产量的增加,株高显著降低;千粒重显著增加,且在35~52g的范围内波动;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显著上升;湿面筋含量变化不显著;生育期有所提前,中早、中熟品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春冬性有所加强,形成了淮南麦区以春性、偏春性品种占主导地位和淮北麦区以弱冬性品种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7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庄巧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小麦品种志.[M].金善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小麦品种志.[M].金善宝编;.农业出版社.1986,
[5]   Genetic variation and interrelationships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landraces of bread wheat from southeastern Iran [J].
Moghaddam, M ;
Ehdaie, B ;
Waines, JG .
EUPHYTICA, 1997, 95 (03) :361-369
[6]  
Detec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closely related bread wheat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5, 6
[7]  
Genetic improvements in winter wheat yields since 1900 and associated physiological changes.[J].R. B. Austin;J. Bingham;R. D. Blackwell;L. T. Evans;M. A. Ford;C. L. Morgan;M. Taylor.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980, 3
[8]   小麦品种突破的基础与对策——从目标和材料的创新探讨“超级麦”选育 [J].
王新中 ;
于新智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4) :87-90
[9]   光合速率、光合效率与作物产量 [J].
许大全 .
生物学通报, 1999, (08) :3-5
[10]   河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及今后育种方向 [J].
雷振生,林作楫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S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