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镇江滨江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的热值及其能量生产动态
被引:7
作者:
李萍萍
陆军
吴沿友
付为国
机构:
[1] 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热值;
能量现存量;
年能量净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镇江滨江;
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改善湿地功能与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于2006年3月起,在长江中下游镇江内江南岸北固山-大东沟湿地,对优势植物种群芦苇和虉草及其各器官的热值、能量现存量、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光能利用效率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芦苇、虉草及其器官的热值都随着生育期而略有提高,但变化较为平缓.芦苇热值在17953·24~18452·62J·g-1之间变化,虉草热值变化范围在17702·51~18291·72J·g-1之间;(2)全年群落能量现存量随时间而增加,并与生物量增长趋势相一致;(3)滨江湿地生态系统年能量净初级生产力为29355·06kJ·m-2·年-1,不同种群器官构件的能量生产与分配的季节动态也有差异;(4)芦苇、虉草种群的年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30%和0·33%.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动态变化与群落生产力变化机制密不可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