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南石平川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成因

被引:19
作者
肖广玲 [1 ]
孙晓雁 [2 ]
王启 [3 ]
刘国春 [3 ]
于海涛 [3 ]
李艳军 [1 ]
潘锦勃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2]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4]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关键词
石英脉型钼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石平川钼矿床;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石平川钼矿床位于浙东南政和—大埔断裂与长乐—南澳断裂之间的火山坳陷带相对隆起区,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燕山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次为碳酸盐化。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87±1)Ma[锶初始值I(Sr)=0.713 36],形成时间为晚白垩世。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其均一温度为114.4~325.8℃,集中于170.2~227.0℃。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D)为-52.8‰-64.9‰,δ(18O)为-3.85‰-7.27‰,反映成矿流体来自混合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为+3.14‰+4.19‰,表现为岩浆硫特征。辉钼矿Re的质量分数为15.05×10-6~37.65×10-6,与其他钼矿床中辉钼矿Re质量分数的对比结果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以上研究表明石平川钼矿床属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85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浙东南石平川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李艳军
    魏俊浩
    姚春亮
    鄢云飞
    谭俊
    付乐兵
    潘锦勃
    李伟
    [J]. 地质论评, 2009, 55 (05) : 673 - 684
  • [2]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
    毛景文
    谢桂青
    郭春丽
    袁顺达
    程彦博
    陈毓川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 (04) : 510 - 526
  • [3] 小秦岭金(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李厚民
    叶会寿
    毛景文
    王登红
    陈毓川
    屈文俊
    杜安道
    [J]. 矿床地质, 2007, (04) : 417 - 424
  • [4] 江西寻乌铜坑嶂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时代
    许建祥
    曾载淋
    李雪琴
    刘俊生
    陈郑辉
    刘善宝
    郭春丽
    王成辉
    [J]. 地质学报, 2007, (07) : 924 - 928
  • [5] 秦岭造山带秋树湾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郭保健
    毛景文
    李厚民
    屈文俊
    仇建军
    叶会寿
    李蒙文
    竹学丽
    [J]. 岩石学报, 2006, (09) : 2341 - 2348
  • [6] 成矿流体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邓军
    高帮飞
    王庆飞
    杨立强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1) : 49 - 54
  • [7] 浙闽沿海地区I型-A型复合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邱检生
    王德滋
    Brent I.A.McInnes
    [J]. 岩石学报, 1999, (02) : 78 - 87
  • [8]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黄典豪,吴澄宇,杜安道,何红蓼
    [J]. 矿床地质, 1994, (03) : 221 - 230
  • [9] 浙东新昌-永嘉银(铅-锌)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徐步台
    李长江
    陈好寿
    [J]. 地质学报, 1994, (03) : 255 - 267
  • [10] 福建古田县三保钨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郑开旗
    黄维新
    周乐生
    [J]. 矿床地质, 1989, (01) : 29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