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被引:20
作者
邓起东 [1 ]
高翔 [1 ,2 ]
杨虎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纪念; 断块构造; 活动断块; 地震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张文佑院士是我国最杰出的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他提出和倡导的地质构造力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及断块构造理论符合当代构造地质和构造运动研究的新方向。断块构造是地球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板块构造是全球范围内的岩石圈构造,是最高一级的岩石圈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它既控制主要活动构造带和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也控制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差异。断块边界构造带是在构造变形和运动场中的不连续变形带,应力在此释放,应变在此局部化,位移在此发生,其差异活动最为强烈,因此,断块边界构造带是强震发生带,其活动性质会控制震源断层的特性。大地震孕育和发生在边界活动构造带的某些特殊部位,对其成核的构造和物理过程尚需深入进行研究。要特别注意断块整体性活动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断块的这种整体性活动与一定时期内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分布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活动构造研究中,要把断块的整体性活动与活动构造带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083 / 10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球大地震时空分布与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J].
于泳 ;
洪汉净 ;
刘培洵 ;
陶玮 ;
郑秀珍 .
地学前缘, 2003, (S1) :5-10
[2]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3]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4]   1999年台湾集集大地震的地表断层破裂特征 [J].
王彦斌 ;
王永 ;
李建成 ;
詹瑜璋 .
地震地质, 2000, (02) :97-103
[6]   我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 [J].
丁国瑜 ;
李永善 .
地质学报, 1979, (01) :22-34
[7]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马宗晋等编著, 2003
[8]  
断块构造导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文佑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