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8
作者
席海洋 [1 ,2 ]
冯起 [1 ,2 ]
司建华 [1 ,2 ]
包银花 [3 ]
王林帮 [4 ]
机构
[1] 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草原站
[4] 阿右旗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雅不赖管理站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时空变化; 地统计模型; 异质性; 承压水; 潜水; 额济纳盆地;
D O I
10.13866/j.azr.2011.04.026
中图分类号
P641.7 [地下水普查与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2 ;
摘要
依据1988-2006年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和近年来在额济纳盆地开展的地下水位调查资料,结合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位时空变化,探讨地下水埋深的地统计变化特征和异质性,并用地统计模型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异质性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位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整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且河流下段区域的下降幅度高于上段;近年来,随着河道输水量的增加,潜水水位开始回升,而深层承压水水位仍持续下降,且潜水水位年内波动幅度较深层承压水水位大。在空间变化上,地下水埋深从南到北先增加后减小,从西向东逐渐减小,地下水位高程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从西向东呈"U"字型;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而在4个不同方向上具有较强烈的空间相关性,额济纳盆地地下水埋深的变程为0.406°(经、纬度单位,约为33.7 km),在此变程范围内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6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李凯
    卞玉梅
    杨静
    张懿
    赵英
    [J]. 地质与资源, 2009, 18 (02) : 140 - 143
  • [2]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王仕琴
    宋献方
    王勤学
    肖国强
    刘昌明
    [J]. 地理学报, 2008, (05) : 435 - 445
  • [3] 塔里木河下游间歇输水下地下水响应宽度——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为例
    杨鹏年
    邓铭江
    李霞
    董新光
    [J]. 干旱区研究, 2008, (03) : 331 - 335
  • [4] 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席海洋
    冯起
    司建华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 487 - 495
  • [5] 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地下水特征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姚荣江
    杨劲松
    刘广明
    [J]. 土壤通报, 2006, (06) : 1071 - 1075
  • [6]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深层地下水来源的探讨
    钱云平
    秦大军
    庞忠和
    王玲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3) : 25 - 29
  • [7] 尉犁县生态园区地下水位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和平
    郭英杰
    胡顺军
    周建伟
    [J].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 592 - 596
  • [8] 输水作用下的地下水水质变化与胡杨林更新——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为例
    陈永金
    陈亚宁
    李卫红
    不详
    [J].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 101 - 105
  • [9]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变化动态分析
    蒋良群
    陈曦
    包安明
    [J].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 33 - 37
  • [10] 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
    聂振龙
    陈宗宇
    程旭学
    郝明林
    张光辉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1) : 48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