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活动与断裂活动性关系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安国
刘东旺
郑海刚
机构
[1] 安徽省地震局
关键词
断裂活动习性分类; 现代地震活动; 历史地震; 晚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安徽地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沿着大别造山带的陆-陆碰撞变形带,构造背景复杂多样,断裂十分发育。郯庐断裂带长期控制着两侧的构造格局,大别山东缘的霍山地区多条断裂在晚第四纪有新活动。史料记载表明安徽地区历史地震以中强震为主,最高震级为M614级。根据区域地震地质、历史地震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对第四纪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断裂活动习性做出归纳和分类,并分析历史地震、1970年后有仪器记载以来中等强度地震和小地震密集与断裂活动的相关性,为中长期地震预测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 [J].
邓起东 ;
闻学泽 .
地震地质, 2008, (01) :1-30
[2]   渤海海域历史地震和海啸 [J].
王健 .
地震学报 , 2007, (05) :549-557
[3]   安徽霍山地区断层活动习性研究的新进展 [J].
姚大全 ;
张杰 ;
沈小七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3) :776-782
[4]   安徽及邻区中长期地震危险区的预测研究 [J].
张杰 ;
姚大全 ;
刘东旺 ;
沈业龙 ;
沈小七 ;
王行舟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03) :29-39
[5]   地震韵律研究方法初探——以郯庐断裂带龙泉山西麓剖面研究为例 [J].
姚大全 ;
刘加灿 ;
翟洪涛 ;
童远林 .
地震研究, 2005, (01) :49-52
[6]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陈立春 .
地学前缘, 2003, (S1) :66-73
[7]   六安-霍山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 [J].
姚大全 ;
刘加灿 ;
李杰 ;
翟洪涛 .
地震地质, 2003, (02) :211-219
[8]   新沂—泗县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 [J].
姚大全 ;
刘加灿 ;
李杰 ;
翟洪涛 ;
童远林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02) :23-28
[9]   江苏溧阳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因素剖析 [J].
胡连英 ;
徐学思 .
江苏地质, 2001, (01) :11-16
[10]   大别山东北部基岩区断裂活动习性的综合研究 [J].
姚大全 ;
汤有标 ;
刘加灿 ;
刘庆忠 ;
李杰 ;
王吉林 ;
翟洪涛 .
地震地质, 1999, (01)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