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刻污染减排对北京市PM浓度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翟世贤 [1 ]
安兴琴 [1 ]
刘俊 [2 ]
吴其重 [3 ]
李楠 [1 ]
张小玲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4]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不同时刻减排; 北京市; PM2.5; 污染应急; Models-3/CMAQ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Model-3/CMAQ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针对有代表性的污染时段(2012年2月7~16日),设置了5种不同时刻的减排方案(在污染峰值提前4d、提前3d、提前2d、提前1d及当天减排),对比在同样的减排比例下,不同时刻开始减排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提前采取减排控制措施比污染峰值当天开始减排对降低PM2.5浓度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且提前采取应急减排的时间越早,PM2.5浓度下降越明显.提前1d、2d、3d减排海淀站和城六区峰值浓度下降率分别为23%和22%、31%和30%、39%和38%,均明显高于当天减排的峰值浓度下降率10%和9%.但随着提前天数的增加,PM2.5峰值浓度进一步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减排效益较之前显著降低.提前4d减排海淀站和城六区峰值浓度下降率分别为40%和39%,提前4d减排和提前3d减排对降低污染峰值日PM2.5浓度的效果已没有太大差别.同时针对另一个污染时段(2012年1月11~20日)进行了相似的敏感性试验,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针对某些污染事件的应急减排,综合考虑减排成本和减排效果,根据气象条件的预报,在可能引起重污染事件的不利气象条件来临时提前2~3d采取减排措施效果最好,既能有效降低PM2.5浓度,也可以避免因盲目长时间减排造成的成本过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69 / 13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2013年1月连续强霾过程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杨欣 ;
陈义珍 ;
刘厚凤 ;
赵妤希 ;
高健 ;
柴发合 ;
孟凡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02) :282-288
[2]   京津冀地区控制PM2.5污染的健康效益评估 [J].
黄德生 ;
张世秋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1) :166-174
[3]   京津冀污染物跨界输送通量模拟 [J].
安俊岭 ;
李健 ;
张伟 ;
陈勇 ;
屈玉 ;
向伟玲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84-2692
[4]   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 [J].
李令军 ;
王英 ;
李金香 ;
辛连忠 ;
金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1) :23-30
[5]   多模式模拟评估奥运赛事期间可吸入颗粒物减排效果 [J].
吴其重 ;
王自发 ;
徐文帅 ;
黄江平 ;
Alex Gbaguidi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9) :1739-1748
[6]   Models-3空气质量模式对兰州市污染物输送的模拟 [J].
安兴琴 ;
左洪超 ;
吕世华 ;
朱彤 .
高原气象, 2005, (05) :748-756
[7]   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简介 [J].
张金善 ;
钟中 ;
黄瑾 .
海洋预报, 2005, (01) :31-40
[8]  
北京地区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 于建华,虞统,魏强,王欣,时建纲,李海军.环境科学研究. 2004(01)
[9]  
北京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10、TSP的关系[J].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张强,余学春.中国环境科学. 2002(06)
[10]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