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重金属在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根际沉积物系统季节迁移变化

被引:11
作者
朱鸣鹤 [1 ]
方飚雄 [1 ]
丁永生 [2 ]
蒋艳敏 [1 ]
陈捷 [3 ]
黄绍堂 [4 ]
严小军 [1 ]
丁德文 [5 ]
机构
[1] 宁波大学
[2]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4] 宁波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常见重金属; 翅碱蓬; 根际沉积物; 季节迁移; 累积吸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翅碱蓬-根际沉积物系统常见重金属(Cu、Pb、Zn和Cd)总量和不同化学形态含量进行了季节跟踪测定。结果表明,系统中Cu、Zn、Pb和Cd环境化学行为呈现显著季节变化。从化学形态上看,根际沉积物中Cu和Pb在生理周期内均以残渣态为主,有机结合态在夏季和秋季达较高值。Zn在生理周期内均以交换态为主且随季节变化明显,碳酸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随季节变化不明显。Cd以残渣态为主,交换态在春季达最高。从总量上看,根际沉积物中的Cu、Zn、Pb的总量在夏季和秋季具有较高值。从系统迁移情况看,植物对Cu和Pb吸收量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大部分限制于地下;其体内分布除秋季Pb为根>叶>茎外,其它时期均为根>茎>叶。Zn吸收量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且绝大部分被吸收至地上。Zn吸收和分布取决于根际沉积物生物有效含量;总之,春季植物体重金属向根际沉积物迁移。夏季和秋季,Cu、Pb和Cd由根际沉积物向植物体迁移变化并不明显,而Zn正好相反。4种元素在冬季均为根际沉积物向植物体内迁移。
引用
收藏
页码:784 / 7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河与长江入海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矿物颗粒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附视频 [J].
杨作升 ;
王海成 ;
乔淑卿 .
海洋与湖沼, 2009, (06) :674-681
[2]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附视频 [J].
王伟 ;
李安春 ;
徐方建 ;
黄鹏 ;
李艳 .
海洋与湖沼, 2009, (05) :525-531
[3]   胶州湾及其邻近河流中壬基酚等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J].
李正炎 ;
傅明珠 ;
卫东 .
海洋与湖沼, 2008, (06) :599-603
[4]   玉米对受污染河道复合沉积物的修复 [J].
李红霞 ;
赵新华 ;
马伟芳 ;
王晓丹 .
环境科学, 2008, (03) :709-713
[5]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J].
岳维忠 ;
黄小平 ;
孙翠慈 .
海洋与湖沼, 2007, (02) :111-117
[6]   大型铜尾矿库区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um)根际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友保 ;
张莉 ;
张凤美 ;
周银宣 ;
刘登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76-84
[7]   天台铅锌矿区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等几种草本植物的重金属耐性 [J].
龙健 ;
黄昌勇 ;
滕应 ;
姚槐应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3) :226-229
[8]   芦苇与海三棱 草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季节变化 [J].
毕春娟 ;
陈振楼 ;
许世远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2) :6-9+19
[9]   上海滨岸潮滩根际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及形态分布 [J].
毕春娟 ;
陈振楼 ;
许世远 .
海洋与湖沼, 2003, (02) :194-200
[10]   重金属铜、锌、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王秀丽 ;
徐建民 ;
姚槐应 ;
谢正苗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