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陈先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彭春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贤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邵彩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邱才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红壤旱地;
轮作模式;
土壤质量;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9.06.024
中图分类号:
S344.1 [轮作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旱坡地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重、土壤质量差、种植效益不高的现状,在南方红壤旱地上进行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模式与单一连作模式相比,有利于降低作物发病指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且轮作年限周期越长越为明显,其中三年轮作模式"红薯-萝卜-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及二年轮作模式"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的效益和效果较好,值得在南方红黄壤区旱地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80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连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
[J].
刘金波
;
许艳丽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01)
:132-136

刘金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保护性耕作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黄禄星
;
黄国勤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1)
:112-115

黄禄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J].
王俊华
;
尹睿
;
张华勇
;
林先贵
;
陈瑞蕊
;
钦绳武
.
生态环境,
2007, (01)
:191-19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钦绳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
[4]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李春霞
;
陈阜
;
王俊忠
;
李友军
;
付国占
;
陈明灿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1)
:68-70

李春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俊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李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付国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陈明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5]
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廖萍
;
黄国勤
.
耕作与栽培,
2006, (05)
:31-3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低丘红壤区小流域土壤肥力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J].
唐家良
;
张斌
;
王明珠
;
Alexander Thimm
;
Harald Zepp
.
土壤,
2006, (04)
:384-38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lexander Thim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鲁尔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Harald Zep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鲁尔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7]
红壤旱地的肥力现状及施肥和利用方式的影响
[J].
曾希柏
;
李菊梅
;
徐明岗
;
高菊生
;
孙楠
.
土壤通报,
2006, (03)
:434-43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菊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徐明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高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孙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8]
免耕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姜勇
;
梁文举
;
闻大中
.
土壤通报,
2004, (03)
:347-351

姜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梁文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闻大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
森林土壤酶的研究进展
[J].
杨万勤
;
王开运
.
林业科学,
2004, (02)
:152-15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不同轮作制度对淮北白浆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J].
张旭辉
;
李恋卿
;
潘根兴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16-19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