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耕地横坡垄作的水土流失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

被引:16
作者
林立金 [1 ]
朱雪梅 [1 ]
邵继荣 [2 ]
杨远祥 [1 ]
蒋小军 [1 ]
吴咏 [3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理学院
[3] 遂宁市中区水土保持办公室
关键词
横坡垄作; 坡耕地; 水土流失; 作物产量; 紫色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在紫色土坡耕地上进行横坡垄作,观测了不同坡度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降雨集中在4~9月,形成不同坡度的侵蚀降雨量在年际间的分布也不相同。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量和泥沙量均增大,但径流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径流量、泥沙量与降雨量在坡度≥15°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坡度为20°与降雨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之相应,随着坡度的增大,除小麦产量是先减小后增大外,其余两种作物(玉米和甘薯)的产量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且三种作物产量变化的过渡坡度均为15°。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5+258 +2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三峡库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技术效益评价 [J].
廖晓勇 ;
陈治谏 ;
刘邵权 ;
罗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37-40
[2]   四川省坡耕地研究及其展望 [J].
张丽萍 ;
邓良基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 (04) :1-4
[3]   几种生态种植模式的环境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J].
姚荣江 ;
何丙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4) :295-299+333
[4]   四川典型紫色土肥力特征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J].
王振健 ;
张保华 ;
李如雪 ;
邓良基 ;
夏建国 ;
凌静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918-921
[5]   秸秆还田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J].
徐泰平 ;
朱波 ;
汪涛 ;
况福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30-32+36
[6]   坡耕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模式研究 [J].
倪九派 ;
傅涛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1, (05) :35-37
[7]   川中丘陵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J].
张建华 ;
赵燮京 ;
林超文 ;
庞良玉 ;
刘定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81-84
[8]   经济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J].
陈一兵 ;
林超文 ;
朱钟麟 ;
何国亚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2)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