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预设航线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算法

被引:5
作者
廖津余 [1 ]
谢习华 [1 ,2 ,3 ]
邓宇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3]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多旋翼无人机; 航线飞行; 避障; 线势场; 改进人工势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V249 [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 V279 [无人驾驶飞机];
学科分类号
1111 ; 081105 ;
摘要
针对现有多旋翼无人机使用人工势场法进行避障的研究中,仅考虑目标点的安全抵达,少有考虑按预设航线飞行的作业需求,通过在人工势场法中赋予航线"线势场",将多旋翼无人机的避障与航线飞行进行结合,使无人机避障之后能重回航线。针对传统势场法中的引力场并不适用于无人机,对引力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引入"线势场"后容易导致无人机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改进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4+157 +1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模糊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避障方法研究 [J].
游文洋 ;
章政 ;
黄卫华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 35 (01) :14-18
[2]   基于ADAMS的移动机器人避障仿真研究 [J].
郑海华 ;
贺继林 ;
赵喻明 ;
唐学佳 .
计算机仿真, 2014, 31 (05) :336-341
[3]   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避障研究 [J].
顾幸方 ;
陈晋音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1, (05) :16-20
[4]   基于传感器信息的AUV局部避碰研究 [J].
刘和祥 ;
边信黔 ;
王君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7, (12) :41-43+46
[5]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壁面清洗机器人障碍物检测研究 [J].
于今 ;
饶冀 ;
闫军涛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7, (07) :67-69+72
[6]   基于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障碍测距研究 [J].
于金霞 ;
蔡自兴 ;
邹小兵 ;
段琢华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6, (05) :31-33+36
[7]  
结合粒子群算法和改进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混合路径规划[D]. 许源.浙江大学. 2013
[8]  
基于速度矢量场的实时航迹规划研究[D]. 易小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9]  
移动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 杨柳.江南大学. 2011
[10]  
MD ADAMS虚拟样机从入门到精通[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贾长治,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