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沙河街组成岩史分析和成岩阶段预测附视频

被引:42
作者
肖丽华
孟元林
牛嘉玉
王志国
殷秀兰
祝文亮
张连雪
王昕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模拟; 超压; 古地温;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5 [岩石鉴定、分析];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有机酸生成和水岩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化学动力学模型中加入超压因子增加反应活化能,即可用于超压条件下有机质热演化和成岩作用的模拟。歧口凹陷深层(>3500m)主要为沙河街组(始新—渐新世)。在沙河街组沉积末期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就进入晚成岩阶段A1期,烃源岩开始生烃,生、储、盖层发育史与圈闭发育史匹配良好,油气藏开始形成。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渐新世)—新近纪,沙河街组大部分地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是其主要成藏期。现今沙河街组一段、二段和三段的上部仍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然而,沙三段的下部在歧口凹陷的北部地区已进入晚成岩阶段BC期,镜质组反射率Ro≥1.3%,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储层物性较差,不利于成藏,但在南部地区的沙三段下部还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生、储、盖层发育,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6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松辽盆地升平地区深层成岩作用数值模拟与次生孔隙带预测 [J].
肖丽华 ;
孟元林 ;
侯创业 ;
李杰 ;
马文杰 ;
王雪松 ;
杨俊生 .
地质论评, 2003, (05) :544-551
[2]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J].
王光奇 ;
漆家福 ;
岳云福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3, (02) :230-240
[3]   煤和干酪根中低碳数有机酸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及应用 [J].
王汇彤 ;
应凤祥 ;
游建昌 ;
徐冠军 ;
罗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66-68
[4]   考虑断层发育史并适用于欠压实的地史模型 [J].
石广仁 .
石油学报, 2002, (01) :24-26+6
[5]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Ⅰ.温压条件对有机质成熟作用的影响 [J].
姜峰 ;
杜建国 ;
王万春 ;
曹正林 .
沉积学报, 1998, (03) :153-155+160
[6]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J].
周建生 ;
杨池银 ;
陈发景 ;
陈昭年 .
现代地质, 1997, (04) :18-21+23-26
[7]   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与应用 [J].
孟元林,肖丽华,王建国,周书欣,姜贵周 .
沉积学报, 1996, (02) :112-118
[8]   压力对烃源层演化及产烃影响的模拟实验 [J].
解启来,范善发,周中毅,潘长春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6, (02) :91-93
[9]   歧北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吴元燕,刘震,王伟华,费安玮,刘洛夫 .
沉积学报, 1996, (01) :167-175
[10]   盆地模拟在油气勘探初期阶段的应用 [J].
孟元林,肖丽华,李泰明,姜贵周,王清海,裘军跃 .
天然气工业, 1994, (04) :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