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区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田间释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22
作者
许建军
郭文超
姚举
吐尔逊
王泽鹏
哈米提
阿克旦
机构
[1] 新疆农科院植保所
[2] 疏勒县农技推广中心
[3] 新疆农科院植保所 新疆乌鲁木齐
[4] 新疆乌鲁木齐
[5] 新疆疏勒
关键词
赤眼蜂; 棉铃虫; 释放技术; 防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研究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的控制作用优于松毛虫赤眼蜂;田间放蜂量6×104~8×104头/667m2、放蜂点为3~6个/667m2,螟黄赤眼蜂最高寄生率达51.49%,累计寄生率为18.67%~44.02%,平均寄生率30.36%,棉铃虫虫口减退率25.3%~64.2%,蕾铃被害减退率46.8%~76.8%,赤眼蜂对新疆棉田棉铃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持续放蜂田天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田,表明持续放蜂生态效应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工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防治作用及相关生态效应 [J].
刘万学 ;
万方浩 ;
郭建英 ;
张帆 ;
孙光芝 ;
孟昭军 .
昆虫学报, 2003, (03) :311-317
[2]   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试验初报 [J].
兰欣 ;
张帆 ;
程东新 ;
马忠强 .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03) :9-11
[3]   用人造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研究 [J].
冯建国 ;
陶训 ;
张安盛 ;
庄乾营 ;
不详 .
中国生物防治 , 1997, (01) :7-10
[4]   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生态效应 [J].
冀炜,霍绍棠,顾新全,魏春玲,党国正,周侠本 .
西北农业学报, 1994, (01)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