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网络化发展:模式、动因及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李昕蕾
机构
[1]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环境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非国家行为体; 全球气候治理; 网络化; 后巴黎时代;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8.02.003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虽然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仍由主权国家来主导,但非国家行为体在历次气候变化重大会议和事件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他们逐渐呈现出组织内、组织间和跨组织三种网络化发展模式。特别是由"自上而下"的京都模式向以"自下而上"为主的巴黎模式的转变中,基于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包容性跨国伙伴关系网络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全球化过程中的权力格局变迁、"双重治理失灵"背景下全球治理日益复杂化的需求、主体间认知提升和功能性互补战略选择以及巴黎模式下的政治机会结构均为这种网络化趋势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在后巴黎时代气候治理中,非国家行为体的网络化发展对传统的欧美和发展中国家谈判集团的策略选择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它们日益成为应对特朗普去气候化政策的中坚力量之一,欧盟也通过引领协调型政策来强化同非国家行为体的互动以保持自身的话语权,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更是亟待提升其治理能力,特别是加快新型伙伴关系网络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76 +76-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群体化:新兴大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 [J].
赵斌 .
国际论坛, 2017, (02) :8-15+79
[3]   国家有限权力与全球有效治理 [J].
吴志成 ;
何睿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12) :4-24+156
[4]   非政府环保组织与联合国气候谈判 [J].
唐虹 .
教学与研究, 2011, (09) :66-72
[5]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欧盟领导能力的弱化 [J].
薄燕 ;
陈志敏 .
国际问题研究, 2011, (01) :37-44+4
[6]   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 [J].
姜川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 (05) :35-40
[7]  
变动中的世界政治[M]. 新华出版社 , (日)星野昭吉编著, 1999
[8]  
The EU's role in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from leader to ‘leadiator’[J] . Karin B?ckstrand,Ole Elgstr?m.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 2013 (10)
[9]   The role of non-nation-state actors and side ev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J].
Schroeder, Heike ;
Lovell, Heather .
CLIMATE POLICY, 2012, 12 (01) :23-37
[10]   Transnational city networks for sustainability [J].
Keiner, Marco ;
Kim, Arley .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7, 15 (10) :1369-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