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钟雪梅 [1 ]
吴远帆 [2 ]
彭建伟 [1 ]
卢文璐 [3 ]
宋思明 [4 ]
唐启源 [1 ]
湛冬至 [3 ]
周旋 [5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
[2]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3] 汨罗市农业局
[4] 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5]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稻; 侧深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应用效果,筛选适宜施肥配方,本试验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探讨各构成因素间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侧深施N量和稻季品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 10%~30%处理的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5%~20.2%和26.4%~31.8%,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5.5%~7.5%、8.2%~25.3%和8.3%~27.6%;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9%~11.1%和12.6%~20.9%,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15.8%~22.5%、16.8%~26.5%和14.0%~31.6%。其中,以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 20%~30%处理效果较好。水稻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随着施N量的降低,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早、晚稻侧深施肥N用量分别为130.0和161.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即8 538.2和7 459.1 kg·hm-2。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早、晚稻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高。综上所述,通过施肥技术和机插模式的集成与优化,能够有效减少稻田N肥施入,有利于形成有效穗数,扩充籽粒库容,从而达到双季稻生产节肥、省工、增产的目的,为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079 / 10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直播条件下氮素调控对超级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蒋鹏 ;
熊洪 ;
张林 ;
郭晓艺 ;
朱永川 ;
刘茂 ;
陈琳 ;
徐富贤 .
核农学报, 2018, 32 (10) :2043-2053
[2]   机械式强排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 [J].
马增奇 ;
周成 ;
刘卫东 .
现代化农业, 2017, (12) :53-54
[3]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分析及试验 [J].
位国建 ;
荐世春 ;
崔荣江 ;
李娜 .
农机化研究, 2017, (09) :190-194
[4]   侧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杨成林 ;
王丽妍 ;
赵红玉 .
广东农业科学, 2017, 44 (08) :61-65
[5]   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J].
谷学佳 ;
王玉峰 ;
张磊 ;
王开军 ;
刘志发 ;
陈磊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08) :12-17
[6]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J].
林玉萍 ;
聂录 ;
姜灏 ;
丁亮 .
现代化农业, 2017, (03) :19-21
[7]   水稻侧深施肥梯度试验研究 [J].
孙帅 ;
韩馥泽 ;
车刚 .
现代化农业, 2016, (09) :21-22
[8]   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 [J].
彭少兵 .
作物学报, 2016, 42 (03) :313-319
[9]   张家港市水稻机插施肥一体化技术试验 [J].
缪晓霖 .
农业装备技术, 2015, 41 (05) :19-21
[10]   氮素亏缺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J].
陈小荣 ;
黄磊 ;
钟蕾 ;
黄文贇 ;
朱昌兰 ;
彭小松 ;
贺晓鹏 ;
傅军如 ;
欧阳林娟 ;
边建民 ;
胡丽芳 ;
贺浩华 .
核农学报, 2015, 29 (07) :1427-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