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条件下氮素调控对超级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蒋鹏
熊洪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刘茂
陈琳
徐富贤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直播; 超级稻; 氮肥利用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究氮素调控对直播超级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普通常规稻、普通杂交稻、超级常规稻和超级稻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氮素调控大田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N0)、习惯施氮N1(基肥、苗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60、60、60、45 kg·hm-2)、测苗定氮施肥N2(基肥、苗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分别为30、60、45、30、15 kg·hm-2)和N3(苗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分别为30、60、45、15 kg·hm-2),探究直播超级稻产量、产量构成、氮素吸收、氮素分配、氮肥利用率对不同氮素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与普通常规稻、普通杂交稻相比,超级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了12.2%、8.9%,超级常规稻产量分别增加了3.2%、0.3%。减量施氮下采用测苗定氮技术可提高直播超级稻产量,N2、N3较N1减氮20.0%33.3%,产量增加了0.2%0.7%,增产优势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结实率和收获指数。N2产量略高于N3,其增产优势在于较高的有效穗和干物质产量。N1氮素总吸收量较N2、N3高,但其籽粒氮素分配比例较低,稻草氮素分配比例较高。与N1相比,N2水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吸收利用率(REN)平均增加了28.9%、25.8%、7.0%,N3平均增加了50.8%、50.2%、13.6%。综上,减少基肥、苗肥的施氮量并结合测苗定氮施肥技术可实现成都平原直播超级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协同提高。本研究为直播超级稻生产中氮素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043 / 20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施氮水平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和径流负荷的影响 [J].
曹彦圣 ;
付子轼 ;
孙会峰 ;
陈桂发 ;
周胜 ;
宋祥甫 .
土壤, 2016, 48 (05) :868-872
[2]   陕南发展机插秧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J].
李文生 ;
蒙天竣 ;
莫丹 ;
王俊义 ;
赵胜利 .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09) :13-15
[3]   15N示踪不同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J].
魏颖娟 ;
夏冰 ;
赵杨 ;
邹应斌 .
核农学报, 2016, 30 (04) :783-791
[4]   养分管理对直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郭九信 ;
孔亚丽 ;
谢凯柳 ;
李东海 ;
冯绪猛 ;
凌宁 ;
王敏 ;
郭世伟 .
作物学报, 2016, 42 (07) :1016-1025
[5]   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J].
李艳 ;
唐良梁 ;
陈义 ;
吴春艳 ;
唐旭 ;
计小江 .
土壤通报, 2015, 46 (02) :392-397
[6]   氮肥运筹对鄂南直播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J].
侯文峰 ;
李小坤 ;
李云春 ;
任涛 ;
丛日环 ;
鲁剑巍 .
中国稻米, 2014, 20 (05) :22-26
[7]   15N示踪的水稻氮肥利用率细分 [J].
林晶晶 ;
李刚华 ;
薛利红 ;
张巫军 ;
许慧阁 ;
王绍华 ;
杨林章 ;
丁艳锋 .
作物学报, 2014, 40 (08) :1424-1434
[8]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直播采用现状及经济效益评价——来自农户的调查分析 [J].
陈风波 ;
陈培勇 .
中国稻米, 2011, 17 (04) :1-5
[9]   施氮量对直播稻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陈关 ;
李木英 ;
石庆华 ;
潘晓华 ;
谭雪明 .
作物杂志, 2011, (01) :33-37
[10]   基蘖肥氮不同比例对直播早稻群体动态、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薛利红 ;
覃夏 ;
李刚华 ;
杨林章 .
土壤, 2010, 42 (05) :81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