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秆基因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利用

被引:8
作者
万平
阮洪家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矮秆基因,遗传,分子遗传;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1998.03.004
中图分类号
S51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水稻矮秆基因研究利用情况,为全面了解水稻株高遗传与发掘新矮源提供讯息,供水稻矮化育种参考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J].
郑康乐 ;
黄宁 .
遗传, 1997, (02) :44-48
[2]   赤霉素结合蛋白对水稻矮生性的调控 [J].
宋平 ;
曹显祖 ;
吴永宏 ;
朱晓红 ;
梁建生 .
作物学报, 1996, (06) :652-656
[3]   水稻半矮秆基因sd-g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J].
梁国华,顾铭洪,潘学彪,程祝宽 .
遗传学报, 1994, (04) :297-304
[4]   应用赤霉素对水稻矮秆基因资源进行苗期鉴别的研究 [J].
董凤高 ;
熊振民 ;
闵绍楷 ;
王建林 ;
林鸿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3) :13-19
[5]   矮生性水稻对赤霉素反应的初步研究 [J].
林鸿宣 ;
熊振民 ;
闵绍楷 ;
俞桂林 ;
朱旭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1) :13-18
[6]   水稻品种对赤霉酸反应的遗传 [J].
徐建龙 ;
申宗坦 ;
林贻滋 .
浙江农业学报, 1989, (02) :91-93
[7]   四个云南矮秆稻种株高的遗传研究 [J].
林鸿宣 ;
闵绍楷 ;
熊振民 ;
俞桂林 ;
陈勇 ;
杨素勋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1) :55-59
[8]   一种籼稻新矮源的分离和遗传鉴定 [J].
顾铭洪 ;
潘学彪 ;
李欣 ;
董桂春 .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1) :33-40
[9]   籼稻矮秆遗传及其利用 [J].
朱立宏 ;
顾铭洪 ;
薛元龙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0, (02) :1-7
[10]   我国早籼稻矮生性基因源的表型表现和遗传传递的研究 [J].
卢永根 ;
曾世雄 ;
李镇邦 ;
王润华 .
遗传学报, 1979, (03) :3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