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的“风险”辨析 刑法学研究中“风险”误区之澄清

被引:27
作者
夏勇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 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热衷于德国贝克教授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相应地提出了风险类型的犯罪,并主张以严厉刑法应对。但这场研讨未能恰当区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社会危害性"意义上的"风险",未能区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德国当代若干刑法学说中的"风险",从而也未能分清刑法中哪些是"风险社会"的"风险"犯罪。这既不利于刑事政策的恰当选择,也不利于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旨在通过辨析,澄清相关误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对风险社会刑法思想的辩证思考 [J].
康伟 .
河北学刊, 2009, 29 (06) :150-153
[13]   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 [J].
郝艳兵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7) :15-23
[15]   风险社会的价值选择与客观归责论 [J].
许发民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5) :1-8
[16]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回应 [J].
王振 ;
董邦俊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3) :1-5
[17]   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J].
赵书鸿 .
人民检察, 2008, (01) :42-45
[18]   敌人刑法:一个初步的清理 [J].
刘仁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54-59
[19]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20]   法治时代的危险、风险与和谐——德国著名法学家、波恩大学法学院院长乌·金德霍伊泽尔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