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开发式转向开发与保障并重的新扶贫模式

被引:11
作者
孙久文
张静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保障性扶贫; 社会救助; 保障体系;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9.01.01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剩余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不能参与劳动的人口占40%多,在这种情况下,保障式扶贫必不可少。应探索开发与保障并重的扶贫模式,针对因病、因残、因老、因年龄小等原因不能参与或只能少量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群,构建生活、居住、健康、养老、教育保障和就业保障体系,与其他部门、政策相结合,理清保障性扶贫思路,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美国反贫困政策及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借鉴和启示——基于美国福利政策的分析 [J].
邓大松 ;
仙蜜花 .
江淮论坛, 2017, (04) :124-128
[3]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保护效果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 [J].
韩华为 ;
高琴 .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 (02) :81-96+156
[4]   “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政策建议——以甘肃省14个贫困村为例 [J].
张永丽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4 (02) :20-29
[5]   精准扶贫视阈下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 [J].
李泉然 .
中州学刊, 2017, (01) :65-71
[6]   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河南的督导调研 [J].
张剑 ;
隋艳晖 .
经济问题, 2016, (10) :73-76
[7]   保障性扶贫模式下社会救助助推精准脱贫的实证分析——基于1989-2011年CHNS数据库9次调查数据研究 [J].
向运华 ;
刘欢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5) :63-73
[8]   西部脱贫攻坚小康化医疗卫生精准脱贫模式研究 [J].
赵韡 ;
焦建彬 .
中国软科学, 2016, (07) :172-181
[9]   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兜底作用 [J].
王延中 ;
王俊霞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67-71
[10]   公共转移支付与老年人的多维贫困 [J].
解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1) :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