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研究

被引:23
作者
刘睿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形象; 不对称作用; 阴影区; 灰度区; 形象遮蔽; 形象叠加; 黑匣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分析、总结我国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首次提出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的概念,并按照各种具体理论间的联系,构建了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的框架体系。基于对我国旅游形象研究及实践发展趋势的分析,以该体系为参照,依据各个理论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黑匣子”(Black Box)理论,将7个代表我国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研究发展方向但又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假设为7个等待开启的“黑匣子”,并预测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将成为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新热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天津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J].
梁智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04) :55-60
[12]   游客感知“灰度区”的旅游形象策划初探——兼曲靖市旅游形象策划 [J].
李国平 ;
叶文 .
人文地理, 2002, (04) :34-37
[14]   旅游地屏蔽现象研究 [J].
许春晓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01) :71-81
[15]   组团旅游空间规律及影响因素 [J].
文彤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03) :65-68
[16]   京九铁路南段沿线地区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J].
叶岱夫 .
热带地理, 2000, (01) :48-52
[17]   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王衍用 .
经济地理, 1999, (01) :117-120
[18]   孟子故里旅游开发研究 [J].
王衍用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3, (02)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