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致伤因素低血压对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元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白红民
费舟
章翔
刘恩渝
李志刚
刘先珍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2] 解放军第四军医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低血压; 动物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低血压后室上区皮层神经元损伤数改变及意义。方法 在 Marmarou模型基础上制成二次脑损伤 (SBI)模型, HE染色,观察室上区皮层损伤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 6 h后损伤神经元数:假手术组和单纯低血压组无明显变化, DBI组和 SBI组明显增加( P0< 0.01),但 SBI组与 DB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h后损伤神经元数: DBI组已趋于稳定, SBI还在持续增加,与 DBI组相比亦有统计意义( P< 0.01)。结论二次致伤因素低血压可增加 DBI的神经元损伤数,加重 DBI。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鼠二次脑损伤后兴奋性谷氨酸与环核甘酸改变意义 [J].
费舟 ;
章翔 ;
白红民 ;
李树和 ;
李志刚 ;
刘恩瑜 ;
刘先珍 .
现代康复, 2001, (14) :62-63
[2]   重型脑损伤后炎性反应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及预后因素探讨 [J].
徐晓筑 ;
齐玉昌 ;
李强 ;
廖银华 .
现代康复, 2000, (06) :850-851
[3]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c-fos、bcl-2蛋白的动态变化 [J].
王秀贞 ;
王春霞 .
现代康复, 2000, (05) :692-693
[4]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兴奋性氨基酸变化规律及意义 [J].
李燕珍 ;
陈富嫦 ;
梁统 ;
陈小江 ;
梁学标 .
现代康复, 2000, (03) :407-408
[5]   大鼠脑损伤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变化及川芎嗪的作用附视频 [J].
费舟 ;
易声禹 ;
吴声伶 ;
章翔 .
中华创伤杂志, 1992, (02) :85-8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