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京汕低谷带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建新 [1 ,2 ]
钟业喜 [1 ,2 ]
黄洁 [1 ,2 ]
吴巍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3] 江西师范大学城建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差异; 熵值法; 聚类分析; 京汕低谷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8.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京汕低谷带在全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战略转移过程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大责任,研究京汕低谷带经济发展差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将京汕低谷带作为整体,考量了21世纪以来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地位的演变,发现其经济总量、均量在全国地位变化可分为快速下降和波动性缓慢下降两个阶段,发展速度亦处于劣势,客观上证实了经济低谷的存在;其次,以市域为研究单元,对低谷带内部经济综合发展差异做进一步的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低谷带市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时序上呈不断增大态势,尤其是绝对差异;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各发展类型区域在空间分布上以"组间分异,组内集聚"为主要特征;低谷带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提升缓慢,陷入到"有点无轴"的发展困境。最后,基于京汕低谷带的发展困境进一步探讨了促使其经济振兴的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吉林省粮食大县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分析 [J].
杨朝丹 ;
姜会明 ;
王寒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7) :825-830
[2]   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潘竟虎 ;
贾文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5) :153-160
[3]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演化 [J].
赵璐 ;
赵作权 .
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 (01) :45-54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J].
孟德友 ;
李小建 ;
陆玉麒 ;
樊新生 .
经济地理, 2014, 34 (02) :50-57
[5]   中国区域消费与经济、人口重心演变的时间多尺度研究 [J].
李在军 ;
管卫华 ;
柯文前 .
经济地理, 2014, 34 (01) :7-14
[6]   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J].
周扬 ;
李宁 ;
吴文祥 ;
吴吉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1) :102-113
[7]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 [J].
王少剑 ;
方创琳 ;
王洋 ;
马海涛 ;
李秋颖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44-2256
[8]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
王富喜 ;
毛爱华 ;
李赫龙 ;
贾明璐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23-1329
[9]   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 [J].
刘湘辉 ;
姬冠 ;
孙艳华 .
经济地理, 2013, 33 (10) :35-39
[10]   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李建豹 ;
白永平 ;
高峰 ;
李建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8)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