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不当行为风险及其规制政策研究——以市场诚信、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为核心

被引:33
作者
冯乾 [1 ,2 ]
王海军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 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不当行为风险; 规制政策; 市场诚信; 消费者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1 ;
摘要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不当行为风险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虚假产品宣传、违规销售、泄露客户信息、绑架银行信誉、提现困难、卷款跑路等不当行为,给金融市场诚信、公平竞争和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带来了损害。笔者首次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不当行为风险及其规制问题,该风险的产生源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平等、行业羊群行为以及道德风险和不当激励,也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动摇了公众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心。在借鉴梯诺尔新规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从监管机构角度实施穿透式监管,堵塞监管漏洞和监管套利,加强产品治理和产品干预,构建资金第三方存管和风险补偿机制等监管底线,同时,还需要从互联网金融机构角度重塑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以及建立常态化的风险培训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51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 [J].
曾建光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31-145
[2]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 [J].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4) :107-126+206
[3]   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J].
刘志阳 ;
黄可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2015, (02) :64-76
[4]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J].
谢平 ;
邹传伟 ;
刘海二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 :3-9
[5]  
Overcoming Adverse Selection: How Public Intervention Can Restore Market Functioning[J] . Jean Tirol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2 (1)
[6]  
Trust, confidence and economic crisis[J] . Tonkiss,Fran.Intereconomics .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