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黑荆树入侵群落的竞争与动态

被引:8
作者
李乐 [1 ]
骆争荣 [2 ]
李琼 [1 ]
胡志勇 [1 ]
丁炳扬 [1 ]
机构
[1]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黑荆树; 外来种; 竞争; 空间分析; 替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黑荆树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在国外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被作为经济植物引入我国以后,目前在很多地区也形成了黑荆树天然更新林。但至今其对于我国生态系统的入侵风险的研究仍然很少。以温州地区6个黑荆树群落为样本,对黑荆树和其它树种的竞争强度、空间关系和群落中物种的相互替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黑荆树在群落竞争中并没有体现出优势;(2)黑荆树与其它物种在空间上基本是独立的,这可能是由于竞争强度比较弱,并不能造成明显的竞争性死亡;(3)除马尾松外各群落中物种都维持较高的自我替代,但是在PY04、CN02和RN01群落未来黑荆树仍可能替代其它物种变成主要优势种,而由于其存在幼苗更新困难这种优势不会长久;(4)黑荆树的入侵风险不高,保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黑荆树成为优势物种,因此今后要尽力维持本地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22 / 66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竞争在物种共存中的作用 [J].
鲜冬娅 .
林业调查规划, 2008, (02) :97-102
[2]   可利用资源波动对外来种入侵的抵抗性 [J].
齐相贞 ;
林振山 ;
温腾 .
生态学报, 2007, (09) :3835-3843
[3]   黑荆和银荆的繁殖扩散与入侵潜力 [J].
付增娟 ;
张川红 ;
郑勇奇 ;
王志和 ;
段福文 .
林业科学, 2006, (10) :48-53
[4]   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及其在油松、侧柏种内竞争中的应用研究 [J].
马履一 ;
王希群 .
生态科学, 2006, (05) :385-389
[5]   外来种入侵对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J].
吴虹玥 ;
包维楷 ;
王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1) :40-46
[6]   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 [J].
黄建辉 ;
韩兴国 ;
杨亲二 ;
白永飞 .
生物多样性, 2003, (03) :240-247
[7]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侯继华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S1) :1-8
[8]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J].
徐承远 ;
张文驹 ;
卢宝荣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430-438
[9]   邻体竞争对植物个体生长速率和死亡概率的影响:基于日本落叶松种群试验的研究 [J].
张泽浦 ;
方精云 ;
菅诚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340-345
[10]   邻体干扰模型的改进及其在营林中的应用 [J].
张跃西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3, (04) :3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