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文化阻滞力

被引:2
作者
杨昌宇 [1 ,2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 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礼制社会; 法治; 文化阻滞力;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情境中,社会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不同的文化精神同时影响着这个寻求现代化的国家。以理性化、契约化为核心文化精神的现代法治,要在有着千百年宗法伦理文化积淀的中国社会扎下根来,需要克服来自传统之中内在的文化阻滞力,这种阻滞力通过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结构表现出来,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非日常的社会领域,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形成。中国在寻求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自身文化问题的重要性。在法治发展的现阶段,要真正打破困境,必须从根本上逐渐限制和消除来自于中国社会内部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文化阻滞力,变不利为优势和特色,从而为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文化哲学 [J].
衣俊卿 .
哲学研究, 2010, (02) :3-14+128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J].
张文显 .
中国法学, 2009, (06) :5-14
[3]   论20世纪的文化状况 [J].
衣俊卿 .
求是学刊, 2007, (06) :6-12
[4]   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 [J].
衣俊卿 .
学术月刊, 2006, (01) :8-16
[5]  
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M].马长山;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  
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杨昌宇; 著.法律出版社.2006,
[7]  
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衣俊卿著;.人民出版社.2005,
[8]  
朝夕问道.[M].夏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9]  
法治的社会根基.[M].马长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文化哲学.[M].衣俊卿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