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苗期耐旱性与根系性状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杨守萍
陈加敏
刘莹
喻德跃
盖钧镒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2]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3]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5] 南京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耐早性; 根系性状; 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3年对63份大豆品种在盆栽自然干旱和盆栽水分控制两种条件下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两者鉴定结果间的关联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相关,两者间的鉴定分级结果比较一致,筛选出一批苗期耐旱型品种。综合分析2001~2003年的大豆苗期耐旱性鉴定结果,筛选出稳定耐旱型(1 级)品种4份(晋豆14、汉中八月黄、科丰1号和园黑豆)和稳定干旱敏感型(5级)品种1份(宁海晚黄豆)。苗期耐旱隶属函数值与根系性状阃的相关分析表明,比根长、比根干重、比根表面积和比根体积等根系性状相对值与耐旱隶属函数值呈极显著相关,根总长、侧根总长、侧根数等根系性状绝对值与耐旱隶属函数值间的相关不显著,说明利用根系性状绝对值进行苗期耐旱性的评价较为牵强,而利用根系性状相对值进行耐旱品种的鉴定筛选比较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J].
王敏 ;
张从宇 ;
马同富 ;
姚维传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3) :30-33
[2]   大豆苗期根系与抗旱性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J].
刘莹 ;
盖钧镒 ;
吕慧能 .
作物杂志, 2003, (04) :12-15
[3]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J].
孙祖东 ;
陈怀珠 ;
杨守臻 ;
黎炎 .
大豆科学, 2001, (03) :221-226
[4]   适于大豆育种应用的抗旱性鉴定技术研究 [J].
任冬莲 ;
任天佑 ;
刘学义 ;
张小虎 .
华北农学报, 1997, (01) :62-65
[5]   大豆成苗期抗旱性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J].
任冬莲 ;
路贵和 ;
刘学义 .
中国油料, 1993, (01) :39-41
[6]   8个春大豆品种对旱境的反应及抗旱指标初探 [J].
寿惠霞 ;
朱丹华 ;
陈彩霞 ;
朱文英 ;
朱申龙 .
浙江农业科学, 1991, (06) :278-281
[7]   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初步研究 [J].
刘艮舟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15-21
[8]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Ⅱ植物对干旱的反应和适应性 [J].
汤章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