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

被引:14
作者
杨逢清
高勇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双壳类; 裂陷槽; 深水相; 晚二叠世; 黔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6 [各地层古生物分布];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型 ,证实研究区晚二叠世时为深水环境 ;较系统地研究了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双壳类动物群 ,它们的特征为薄壳、壳体较小、个体数量多、壳表以光滑和同心饰为主。化石中以 Claraia,H unanopecten最为发育 ,建立了 H u-nanopecten exilis-Claraia primitiva组合 ,并与国内同期的双壳类组合进行了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晚二叠世的“克氏蛤” [J].
方宗杰 .
古生物学报, 1993, (06) :653-661+793
[2]   福建永安丰海二叠系上部及三叠系底部的双壳类动物群 [J].
王明倩 .
古生物学报, 1993, (04) :458-476+527
[3]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 [J].
罗志立 ;
金以钟 ;
朱夔玉 ;
赵锡奎 .
地质论评, 1988, (01) :11-24
[4]  
二叠纪菊石的两种生态类型[J]. 周祖仁.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5(07)
[5]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华南双壳类——分带、对比与危机 [J].
殷鸿福 .
地质论评, 1983, (04) :303-320
[6]   克氏蛤和正海扇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J].
殷鸿福 .
地质学报, 1981, (03) :161-169+247
[7]   湖南嘉禾袁家晚二叠世瓣鳃类 [J].
张毓秀 .
古生物学报, 1981, (03) :260-265+292
[8]  
云南的双壳类化石[M].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郭福祥著, 1985
[9]  
黔西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