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被引:110
作者
李子双 [1 ]
廉晓娟 [2 ]
王薇 [1 ]
赵同凯 [1 ]
李洪杰 [1 ]
机构
[1]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绿肥; 种质资源; 绿肥栽培模式; 绿肥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5 [绿肥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等。绿肥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间套作、轮作、肥饲兼用型绿肥牧草生产以及果园绿肥种植模式,而且由于我国的气候类型与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同,各种模式的区域分布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肥种质资源、绿肥应用模式和绿肥效应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指出我国绿肥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现有绿肥种质资源的引入与保存,扩大品种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肥的产业化研究;加强绿肥效应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全面发展绿肥的肥饲综合利用价值,为绿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5 / 1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31]   红壤橘园间作经济绿肥的生态效应及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盛良学 ;
黄道友 ;
夏海鳌 ;
肖润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677-679
[32]   经济绿肥生态果园利用模式的应用推广 [J].
庄朱力 .
福建农业, 2004, (10) :10-10
[33]   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土壤肥力、果树树势及产量的影响 [J].
陈加红 ;
王运香 ;
王建岭 .
山西果树, 2004, (04) :11-12
[34]   稻田复种应用经济绿肥效应研究 [J].
盛良学 ;
黄道友 ;
夏海鳌 ;
肖时运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3) :114-116
[35]   水土保持型生态果业模式结构功能分析 [J].
涂国平 ;
贾仁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6) :29-31
[36]   江西永丰县椒—稻—肥种植模式及其效果 [J].
黄启元 ;
李检年 ;
戴龙旺 ;
张涉明 .
中国辣椒, 2002, (03) :39-40
[37]   内蒙古地区适宜种植的主要绿肥品种及栽培技术 [J].
刘 忠 ;
张国华 ;
王 勇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02) :30-31
[38]   内蒙古地区适宜种植的主要绿肥品种及栽培技术 [J].
陈静 ;
刘茂 ;
郑士顺 ;
王勇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01) :40-41
[39]   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地绿肥聚垅秸秆还土的培肥增产效应研究 [J].
何腾兵 ;
毛国军 ;
梅涛 ;
李书文 ;
黄莺 .
土壤通报, 2001, (02) :62-65+97
[40]   红壤幼龄果园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养分状况影响的研究 [J].
曹明华 ;
刘长全 .
福建热作科技, 2000,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