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有机质二次生烃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16
作者
卢双舫 [1 ]
钟宁宁 [2 ]
薛海涛 [1 ]
潘长春 [3 ]
李吉君 [1 ]
李宏涛 [1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2] 石油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碳酸盐岩; 二次生烃; 化学动力学; 热模拟实验; 二次生烃的定量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低成熟度的灰岩样品进行人工熟化实验,获得了不同成熟度的可用于对比研究二次生烃作用的系列样品.之后,将人工熟化后的样品在抽提前、后分别置于Rock-Eval热解仪上进行“二次”生烃实验,在考察其热解产率特征的同时,探讨各样的化学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二次生烃的是否“提前”或“滞后”及二次生烃潜力与一次生烃是否排出有关,与初次成烃的中止成熟度有关.人工熟化样品抽提后,其平均活化能随成熟度的升高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未经抽提样品的动力学特征则相反.所标定的经抽提处理和不经抽提处理化学动力学模型在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的初步应用表明,两者的结合可以解释一些前人有关二次生烃研究中存在的相互矛盾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二次生烃量的定量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二次生烃作用机理研究 [J].
曾凡刚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3) :40-46
[12]   用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方法预测甲烷生成量之一例 [J].
刘金钟 ;
唐永春 .
科学通报, 1998, (10) :1187-1191
[13]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J].
卢双舫 ;
付晓泰 ;
陈昕 ;
曲佳燕 ;
薛尚义 .
地质学报, 1997, (04) :367-373
[14]   干酪根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J].
刘洛夫,王伟华,李术元 .
沉积学报, 1995, (S1) :147-150
[15]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岩成烃及二次成烃研究 [J].
冉启贵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5, (03) :13-17
[16]  
卢双舫,王子文,黄第藩,赵锡嘏,刘晓艳.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01):101-107
[18]  
卢双舫等著.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9]  
卢双舫著.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0]  
翟光明,陆荣生主编,中原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石油地质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